青岛音乐

青岛音乐

记录青岛音乐的点滴记忆

作者分类
活动发布

【青岛音乐家王玫】如弦时光(下)

青岛音乐 • 2016-08-07 21:25:01 来源:张旭  分类:活动发布

讲述青岛人自己的音乐故事。掌上青岛客户端发行时间最久的栏目,没有之一!主编:张旭

四、
    定居青岛的第四年,也就是1930年,王玫终于辞去银行工作,成为胶澳中学(市一中前身)的音乐教师。平生第一次,王玫的爱好与工作结合到了一起。
    根据记载,那时青岛已有不少业余管弦乐团,其中有一个主要由外国侨民组成的乐团水平最高,经常演奏贝多芬、舒伯特等经典音乐作品,指挥由俄国人担任。此时的王玫与青岛另一位小提琴手谭抒真,已进入了这个“市级一流乐团”,成为了其中的小提琴手。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又一次折转了王玫的人生。
    事情缘由还是因小提琴起。因为经济原因,王玫使用的小提琴较为破旧,音质也不佳,这时常受到外国乐手的讥讽。此事刺激了王玫,同时也启动了他“制琴”的意愿--如今看来,这或许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时,没有任何制作说明,也没有任何经验借鉴,想要做出一把真正的小提琴,恐怕只能是真正的天才才能完成。
    但王玫的心高气傲,不允许他无视那些来自外国人的讥讽。后来在与朋友通信中谈到当初的“制琴”缘由,王玫便直接说,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外国人能做的事,中国人为什么做不到?”
   
五、
    1933年,王玫开始了“制琴”准备,他托朋友寄来了两本英文资料,里面介绍了小提琴的上页板、琴马、f孔等关键声学部位的制作理论。这年秋天,王玫尝试着把理论应用到实践里。他解剖并修复了一把废琴,从中获得了各声学部件的数据,还有宝贵的木工经验。
    1935年4月,王玫开始真正着手。经济原因使王玫放弃了瑞士云杉、南斯拉夫枫木等小提琴经典木料,直奔国产木材而去。但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件,在奔波寻视良久后,王玫终于在一家刻字铺里他买下了中意的木料。弦上青岛之王玫(下)
    第一把小提琴花了王玫4个月,王玫把宿舍变成一个木匠车间,彻夜不眠。事后在《我制造提琴的经过》一文里王玫回忆,他是以刮刀为工具,把一指厚的木板一点点削刮成凸面的上页板。当准备的木料不够用时,王玫又急中生智,截下了自己的一段床板做成了小提琴的底板。
    在谭抒真等朋友帮助下,1935年秋,王玫的小提琴制作成功,完全“中国造”的小提琴在青岛“初啼”。这把琴的声音圆润、洪亮,富于穿透力,远远超过了王玫的预期。乐团里的外籍乐手瞠目结舌,认为不可能是中国人的制琴作品,而是一把意大利斯特拉地瓦利琴———直到谭抒真出面作证,他们才伸出大姆指,佩服王玫的“天才”。
    中国人第一次试制小提琴成功,轰动了当时的文化界。文化人奔走相告;1935年由此成为中国小提琴制作史“元年”,青岛也由此牢牢占据了中国小提琴史的一座高峰。
    1935年9月10日的《青岛民报》为此开辟了一个整版,发表了《介绍中国提琴制造成功者》、《音乐家王玫》、《一位忠诚的艺术者给我的印象和思想》、《我制造提琴的经过》四篇文章———这组报道,不仅见证了当时人心激荡的盛况,也成为了现今关于王玫和他的小提琴最翔实、最权威的材料。
    在《青岛民报》上发表的《我制造提琴的经过》一文中,王玫表达了自己的喜悦:“……我这次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研究它的原理与方法,并且用了4个月的时间制成了我这第一琴。它的外表的油漆,及一切的构造,(效果)都是我所想不到的。尤其是声音方面,我认为我是成功了。因为这一只琴的声音是极美丽的。”同时刊登在《青岛民报》上的文章《介绍中国提琴制造成功者》中这样写道:“……他费了4个月的时间把这只提琴制成功了。在他自己也感觉这是一件一生最可喜的成功事实。
    随后两年,王玫把自己的宿舍变成了国产小提琴的第一条“流水线”。在1937年离开青岛前,他总计制作了二十多把小提琴,分送给贫困的音乐爱好者及学生。
    受王玫的鼓舞,他的好友谭抒真也发展了自己的天赋。1937年,谭抒真也成功制作出了一把小提琴,那是现存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制专业水准的小提琴。两位好友并肩站到了中国制造小提琴的起点。这种并驾齐驱的关系一直延续到解放后:王玫成为北京新中国乐器厂领导,谭抒真担任上海乐器厂厂长,两人南北呼应,推动中国小提琴制作工艺的进步。
六、
    当然,王玫不仅仅天赋韵律,也不仅仅心智机巧。王玫在青岛的生活还有不少生动情节。
    除了教学、演奏、制琴,多才多艺的王玫还是一位电影爱好者。1926年,留学生孙瑜从美国返回青岛。孙瑜是中国第一位专攻电影的留学生,他跟教音乐的王玫、教美术的王卓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电影剧组:《青岛之波》剧组。这部电影后来因为摄影师没到位而停拍,否则王玫还要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配乐。
    王玫还是一个“文学青年”。当时所在的胶澳中学是青岛的一个文化中心,著名文人王统照等都在此任教。王玫迅速进入青岛文化圈中,他跟随王统照创办了青岛第一本文学刊物《青潮》,还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诗作《漫漫夜》。
    但这样愉悦的生命因为再次的枪炮声起,戛然而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再次侵占了青岛。王玫因教授抗日歌曲成为了日寇抓捕对象。他不得不离开青岛,前赴天津。
    以1937年为分界点,王玫把最好的青春、最美的生命留在了这块海岸,沿琴弦深入另外一种人生。
 
七、
    在天津,王玫以教授小提琴为生,直到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王玫因为当年“中国制造小提琴第一人”的身份,被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乐器厂——北京乐器厂,专门研究小提琴制作技术。
    1956年,王玫又调到轻工科学研究所。此时他的老朋友谭抒真已经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两人合作,在上海成立了轻功科学院就所分所。王玫,已经从当年银行小职员,成长为中国乐器制作界的耆宿。
    1985年2月,王玫离休,终于有了闲暇的他,多次向青岛的朋友表达思念之情。这一年,王玫回到青岛探亲访友,寻访自己当年生活的痕迹——但胶澳中学已经改成青岛一中,永安大戏院已经拆除,当年的老朋友风流云散,聚首不多。
    不过,此时青岛的小提琴事业却欣欣向荣,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卓然不凡的小提琴音乐家。整整50年前,他在青岛写下的那段辉煌,成为了青岛小提琴事业勃发的一个支点,不断撬动着青岛的音乐琴弦。
    同样是在1985年,美国“中国文化研究院”理事会把“艺术博士”的荣誉授予王玫老人,以表彰他六十多年前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把小提琴,以及数十年如一日为小提琴推广工作殚精竭虑的贡献。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青岛—琴岛”音乐家风采系列文章,自20144月开始,在青岛炫音乐周刊上发表,内容丰富,事迹感人,他们用音乐陶冶人们的情操,用音符构建和谐的社会,他们是青岛的骄傲。欢迎音乐爱好者关注。

诚挚欢迎与岛城有关的音乐家及其亲朋好友撰稿或提供宝贵资料。

   课题申报单位:青岛市李沧区文化馆




浏览(183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