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说教

涛哥说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杨海涛带你“悦”教育。

作者分类
活动发布

​青岛大学发布《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 重大工程白皮书》 凝练出12个重点项目

涛哥说教 • 2018-07-05 07:18:43 来源:青岛晚报  分类:活动发布

青岛大学发布《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 重大工程白皮书》 凝练出12个重点项目

       晚报讯   7月4日上午,青岛大学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白皮书发布会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青岛市副市长张德平,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东盟工程技术院院士、青岛国际院士港签约院士、青岛大学荣誉教授西拉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吴军,青岛各区市、部门、单位、知名企业、银行、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等校党政企负责人出席了发布会。夏东伟就青岛大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12个重点项目做了详细介绍。

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

凝练形成12个重点项目

      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白皮书的有关情况,他介绍说,青岛大学紧紧围绕青岛发展战略需求,依托高端学术平台和高水平研发团队,精准对接“四新四化”“十强产业”,制定了《青岛大学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白皮书》,全方位对接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形成了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12个重点项目。这12个重点项目分别是:芯片设计与制造、空间信息与地球大数据、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新一代电动汽车动力集成技术、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洁净能源开发、新药研发、数字医疗装备、医疗大数据、营养健康、经略海洋高端智库、服务乡村振兴高端智库。夏东伟详细介绍了每个重点项目的服务产业、依托平台和人才团队优势。

形成五大方面基本思路

签署一批战略合作协议

       记者看到,白皮书给出了青大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思路,包括五大方面:对接校地。前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后台对接学校事业发展、学科发展,激发办学活力。过程服务人才培养,促进人才成长成才;汇聚信息。主动与政府、企业对接交流,汇聚各方信息,研究新机制、拓展新通道、找准新路径、寻求新突破,为深化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信息支撑;统筹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高水平、强辐射、有担当、重效益”为出发点,统筹全校创新资源,融入青岛改革发展大局,不断优化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布局与结构;引导供需。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链式协同机制,建设一批直接服务行业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和产品创新中心;招才引智。紧紧抓住科技和人才两条主线,发挥学校引智优势,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与杰出人才,面向需求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实现校地互利共赢。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发布会上,夏东伟与市南区区长高健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分子医药研究平台协议,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吴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青岛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齐建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防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与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副主任阮航签署了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协议,与青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纪奕春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世龙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青岛农商银行行长刘宗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校地校企合作已有进展

一院两中心一基地揭牌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揭牌仪式。青岛市副市长张德平与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青岛大学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吴军与青岛大学党委副书记仪垂杰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青岛大学经略海洋研究中心、青大——北海经略海洋研究中心揭牌,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俎永熙与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黎明为青岛大学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揭牌。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青岛大学积极响应省市关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的重大部署,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青岛大学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规划、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汇编形成了《青岛大学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白皮书》。省市有关部门和企业也主动联系学校,积极沟通对接,推动项目落实落地。这次发布会上系列协议的签署和合作共建机构的揭牌,必将为青岛大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注入新的动能、增添新的活力。

已做顶层设计和实施安排

力当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大学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尤其是近年来,青岛大学主动担负起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为青岛国际化城市建设增光添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副市长张德平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对青岛大学在服务新旧功能转换重大工程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希望青岛大学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一重大机遇,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重大科技创新,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力争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实践,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青岛大学与青岛市相伴而生,血脉相连,始终沐浴着近代青岛多元文明和开放气息不断成长。在长期办学当中,青岛大学的医学教育和师范教育,为青岛市民的健康和教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与青岛每个家庭、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胡金焱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青岛大学始终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按照市委“创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举措,把加快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来抓。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即“出台一个规划、建设一个平台、签订一份协议、创办一个论坛、撰写一篇文章”。这“五个一”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和实施安排。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创新源和知识库的作用。近年来,青大不断整合优化学术资源,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在海藻纤维新材料、计算机辅助医疗设备、石墨烯等领域转化出了一批优秀的应用技术成果,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希望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助力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取得更大的进步。”胡金焱说,他坚信,通过校地、校企多方合作,通过产学研用紧密对接,必将开辟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天地。

 

青大《白皮书》总体目标

涉及人才队伍等四大方面

      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到 2022 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质量全面提升,对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若干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成为引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 2028 年,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成为在青岛创新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在山东和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知名学府。

人才队伍。以实施“首席教授、特聘教授、青年卓越人才”三大人才工程为引领,聚焦十强产业,集聚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到 2022 年,面向海内外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和“高精尖缺”人才 150 人;以青岛大学千人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基础,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区和学术高地。

科学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链条部署科技创新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引领,需求导向,团队协同,跨界融合”的科技创新格局。到 2022 年,新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5 个;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 5 项;年均科研经费 5 亿元、年均技术转移合同额 3.5 亿元;累计孵化 100 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若干“新三板”上市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

学科建设。重组一批新兴交叉专业,优化升级一批传统专业,调整和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到2022 年,形成 10-12 个精准对接十强产业的学科专业集群;新

增 3-5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0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3-5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 A 类,力争 1-2 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入选山东省一流大学,新增 2 个省级一流学科。

       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分类培养体系。面向十强产业,推进“六卓越一拔尖”和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以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为契机,发挥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协同育人优势,实现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才。到 2022 年,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到 50%,有创新创业和竞赛获奖经历的学生比例达到 80%,进入十强产业领域就业创业的学生达到 80%。(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李鹏)

 

浏览(197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