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说教

涛哥说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杨海涛带你“悦”教育。

作者分类
活动发布

青岛17中研学第二天:最“美”的课堂在路上

涛哥说教 • 2019-12-03 11:17:13 来源:青岛晚报  分类:活动发布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

青岛17中研学第二天:画里有“话”

       12月2日,青岛第十七中学践行青岛市“十个一”暨“行路千里 读书万卷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2019级‘奔跑的青春 儒雅少年行’”研学之旅进入第二天,一早,同学们便来到了曲阜明故城万仞宫墙下,而后参观游览了孔庙、孔府、孔林,下午则转至邹城,拜访了孟庙、孟府,晚上继而转至台儿庄,在台儿庄古城欣赏良辰美景,当晚回到酒店已是22时许,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写下了当天的感悟,其中一些美术社团的同学则通过速写、素描、水粉等来表现他(她)们当天的旅行印象,用青岛17中“美育”的优势特色来表现研学感悟,画里有“话”,别具一格。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808.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开城门仪式

体会到“追求完美”之美

       当天早上7时40分,曲阜的室外温度接近零摄氏度,却丝毫没有抵消师生们的研学热情,500余名师生按时起床,用过早餐,早早列队恭候在城门外。

       早上8时整,随着一阵喧天锣号,南城门缓缓开启,身着明代服饰的人群款步而出,礼、乐、射、御、书、数……在冬季的早晨,演员们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在舞姿上有所折扣,或柔和或雄壮,在不同元素的交织中,一场原滋原味的六艺舞酣畅淋漓地呈现在师生们面前。

微信图片_20191203093410.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虽然还未正式进入三孔圣地,但开城门仪式中演员们所透露出的“自我管理”“追求完美”的精神已让师生们备受感动和启发。“听研学导师说,不论是盛夏三伏还是数九寒冬,他(她)们每天都要坚持演出,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环节,一年下来,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对他们而言的‘枯燥’‘单调’,但不论是酷暑寒冬,他(她)们都身着同样的服饰,为每一位到来的游客呈现出最为精彩的一幕幕、一环环,这种因为自我管理、追求完美而呈现出的美何其壮丽!正如我们的学习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枯燥单调,但如果有了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注重自我管理,加上环环相扣的演绎计划,相信三年后毕业时,我们所呈现出来的成绩也将会是令人点赞的美。”一名同学感慨地说。

微信图片_20191203093326.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孔府论孝

悟道“抓住当下便是抓住美好”

       十余分钟的开城门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重新列队,而后以班级为单位依次穿过城门,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正式步入孔庙。寒冬的清晨给孔庙徒添一抹肃穆。同学们紧跟研学导师的讲解,从第一块“金声玉振”牌坊开始,对孔庙所蕴含的典故及内涵进行庖丁解牛般的梳理。

微信图片_20191203104608.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孔庙气势恢宏,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十三道门坊,由历代王朝层层为孔子加封谥号、不断维修扩建而成。每踏进一道门坊,就相当于跨越了千年。在庄严肃穆、神韵恢弘的孔庙,贯穿始终的是对儒学文化的感知。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诵读碑刻诗文,学习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精神。”在孔庙的参观过程中,同学们面对镜头即兴发出了研学感悟。

微信图片_20191203104345.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孔府。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了孔府的建筑特点,感受孔府的雄伟壮丽和古代建筑者的高超技艺。 在这里,研学导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作业——什么是孝道?

微信图片_20191203093157.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面对研学导师的现场提问,有同学说将来挣钱了要给父母多买些他(她)们想要的东西,有同学说要多陪伴,有的则认为“顺从”就是孝道……研学导师则反问:“如今你们不能挣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陪伴,该如何践行孝道?”并指出对于学生来说,“保证身心健康,在学习上有所成长,做好眼前的事,就是给父母的最大最好的孝。”

微信图片_20191202200921.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对,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健康成长+好好学习,便是最大的孝道。研学导师的这段解释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抓住当先便是抓住了美好,当下就是成就美好的最好时机。”一名同学说。

微信图片_20191203104601.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名言典故

领悟付出及关爱之“醇美”

      行走在路上的课堂是最美的,在孔府,8班的孙老师等班主任还在诗礼堂前向同学们现场教授孔子名言,通过这一特殊的场合,体会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来龙去脉。

      在孔府的后花园,同学们还聆听了“五柏抱槐”的典故,惊叹于老槐树的生命力,感受其所折射出的付出与关爱及这种付出和关爱所散发出的古朴醇美。

微信图片_20191203104557.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从孔府出来,同学们紧接着转入孔林。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从“万古长春”牌坊进入长长的甬道,经过两道大门进入孔林,松柏林立,郁郁葱葱。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古代丧葬、墓地的文化,并于孔子墓前诵读经典,接受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微信图片_20191203104549.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天午饭后,同学们离开曲阜赶往邹城,参观孟庙、孟府。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战国思想家孟子之所。孟府,也称“亚圣府”,是孟子的故居。在孟庙,同学们于“五通碑”前聆听孟母教子的故事,在孟庙寝殿学习孟子名言。在孟府,同学们来到刻有“孟母断机处”的石牌前,认真聆听“孟母三迁”的故事,体味孟母当年对孟子的谆谆教诲,明白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191202200417.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画里有话

“速写”感悟凸显“美育”特色

     从孟府出来,对儒家文华的参观学习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接下来,同学们又转战至台儿庄,从台儿庄古城开始,进入到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题。

微信图片_20191203105529.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晚,在台儿庄古城,同学们自由活动了两个小时,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参观台儿庄古城的角角落落,了解京杭大运河和古城文化,感受当地的风土民情。

       回到酒店,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气呵成了当天的研学感悟。青岛17中的“美育”特色享誉省内外甚至全国,虽然能够彰显美术实力的两个美术班此次并没有参与研学,但同学们在“美育”的环境里潜移默化,自然也就形成了“求真、向善、尚美”风格和品质,当晚,来自学校美术社团的同学们借助旅行社临时分发的铅笔和普通A4纸,以速写、素描等方式,将当天印象最深的一幕幕描绘下来,杏坛、孟子、台儿庄古城、临街小巷、研学的我们……不同的场景、风格,既呈现出研学旅行的收获,又彰显出青岛17中学子的美术素养,画里有“话”,别具一格。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808.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817.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微信图片_20191202225844.jpg微信图片_20191202231127.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637.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146.jpg

微信图片_20191202230534.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652.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707.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924.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854.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849.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74723.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956.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104005.jpg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858.jpg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浏览(16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