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说教

涛哥说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杨海涛带你“悦”教育。

作者分类
活动发布

高考相当于古代的哪一考?宁采臣在如今可能是个本科生!

涛哥说教 • 2020-07-29 16:52:57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类:活动发布

高考相当于古代的哪一考?

宁采臣在如今可能是个本科生!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作为礼邦治国的重要抓手,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非常看重“读书”和“读书人”,兴起于隋,兴盛于唐,发展于宋、明、清,延续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曾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1905年,晚清政府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1904年,晚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高等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地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估计会有不少人心中暗自揣摩:“高考”若比之于古代的“科举”,应该相当于哪一考呢?

在古代,科举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科举考试,人们可以获得不同的身份,主要分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据史料记载,考试的前三阶段(县试、府试、院试)为童生试,每三年举行两次,通过该考核前的读书人称为“童生”,只有通过童生试中最后一级的考核后,才能获得“秀才”之名,并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不过一品查阅资料发现,童生试也不是没有门槛、一马平川、逢考必过的,名为“童生”,但很多人已到成年却仍未能通过,古代很多“私塾先生”就是“童生”,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什么特权。

童生试第一名成为“案首”,“案首”为古代在考试中的专用名词,亦有“红案”之称。清代各省学政于考试后揭晓名次,称为“出案”。

通过前三级考试的称为“秀才”。秀才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地方的“学霸”了,被赋予一定的特权,公堂上不用跪拜,生活上有一定的补助,因此,在我看来,“秀才”跟电视上的“穷酸相”是大相径庭的。“秀才”虽不是官员,却是离“乌纱帽”最近的群体,或者说他距离“统治阶级”仅一步之遥,迈过前面那个门槛,便是“统治者”,迈不过去,便是“被统治者”。难怪年过半百的范进查到中举的分数后会高兴得疯掉。

前面那个门槛便是“乡试”,该考试需要到省城参加,通过考核,便是“举人”,成为一名官员,虽然品级不大,只有八九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副区长或县区级某个局的局长,但考生此时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常言道:“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获得“举人”学位,其人生便已抵达“珠穆朗玛”,再无高可攀,尤其是无权贵可依附的寒门子弟。

在唐、宋、元、明、清,爬到“举人”这一步,考生便可衣食无忧了,成为治人的“劳智者”,只要不淫法乱纪,无违纲常,便基本可一直过着优越于绝大多数人的富足生活。若想继续“进步”,那就需要参加接下来的一场考试——会试。

这场考试需要到京城应考,通过后获“贡士”学位,其实已经是准进士,要想转正,还要参加最后一场考试——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于公元659年由唐高宗首创。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内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其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由此可见,其实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应该在“会试”这一阶段便已经在实际意义上完成了。

那么现在的“高考”若比之于古代的“科考”,应该怎么折算呢?

其实,由于社会制度、教育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社会发展模式等等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将两者相比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没有可比性而言。

但若泛泛模糊比较,单就高考而言,现在的二段线(本科)以上,应该是通过院试的难度,即普通“本科生”应该对应古代“秀才”的头衔;“举人”应该是考上北大、清华的难度;“贡士”的难度则相当于考上了剑桥、哈弗、牛津;“进士”的难度,则相当于考上了北大、清华或剑桥、哈弗、牛津且本硕博连读。

由此折算,省状元在古代应该相当于考上了“举人”。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秀才”相当于现在大学二本的难度,“举人”相当于985、211名牌大学的一本学历;“贡士”相当于高考成绩在全国排名前100的考生;“进士”相当于被清华、北大热门专业录取的考生。

还有观点认为,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才相当于古代的科举考试,高考相当于考秀才,考上的本科生就相当于秀才,专科(高职)及以下对应“童生”,考上省公务员的就相当于中举,考上中央公务员就相当于中进士。

不过不论具不具备可比性,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或一场考试,其背后都是十年寒窗无人问、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守与拼搏,更是一场与自己的博弈,在此过程中,考生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经历岁月的淬炼与锻造,为实现生命的质变升华而一点点积累变量,长风破浪,直挂云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最终抵达彼岸,在更好更高的平台,开启新的人生征程。

(作者:一品)

(注:一品,化名,实名杨海涛,青报全媒体记者。该内容仅代表“一品”个人观点,不代表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观点)

 
浏览(217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