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心理

掌上心理

科普心理健康 搭建援助平台 情感、婚姻、人际、成长、女性、亲子

作者分类
活动发布

李克富:掩盖恶,还是消除恶?

掌上心理 • 2015-12-28 11:52:54 来源:心理专家李克富  分类:活动发布

我有很多朋友在学佛。和他们打交道,有的让我更舒服,有的则不如学佛前。反思一下让我不舒服的原因,是他们总是反复强调因果报应。

    我有很多朋友在学佛。和他们打交道,有的让我更舒服,有的则不如学佛前。反思一下让我不舒服的原因,是他们总是反复强调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是一个人的信念,对此,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说三道四。但是,如果一个人把因果报应总挂在嘴边,那就值得分析了。

    某一天参加一个沙龙,在讨论时说到了某位已经缺席好久的男性。主持人解释说,他缺席的原因是老婆生孩子,几个月前刚做了父亲,孩子生下来就唇腭裂,目前正带着老婆孩子在外地手术。大家为此唏嘘时,一个声音说:“没什么惋惜的。我在学佛,知道这正是因果报应啊。”

    此话一出,集体沉默。

    说话的这位仁兄,手腕上除了一块名表外,还套着一串大大的佛珠。他可能真的在学佛。我想,他学佛正是为了掩盖而不是消除内心的恶。一个用因果报应来约束自己恶行的人无可厚非,但一个用因果报应攻击别人的人则应该受到集体谴责。当别人遇到了不幸时,你缺乏起码的“口德”而说人家是因果报应,你就不怕因此而遭因果报应吗!

    从那天起就思考因果报应。当然没有结果,但这种思考对我还是有意义的。就我目前的水平,还无法给“恶有恶报”一个说法,但自我觉得已经有能力把“善有善报”解释清楚了。

    这得从爱说起。

    佛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区分了两种“爱”:有分别心的爱、无分别心的爱。爱父母、爱孩子、爱配偶……此种固定和限于一个人或少数人的爱,是建立在分别心基础上的,因此叫“有分别心的爱”。这种爱的对象一旦丧失,会导致巨大的痛苦。

    “无分别心的爱”是指对众生的爱。这种爱是一种“慈爱”,又称“慈”。

    一个内心慈爱的人,在听说一个和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遭遇不幸,见到一条流浪狗在寒风中发抖,闻到野火炙烤一棵树木散发出的烟味儿……时,会悲悯不已。

    这就是因“慈”而“悲”。慈悲,就是感受到自己深爱着的众生正在遭受着痛苦而心生悲伤。学佛,就要“以慈悲为怀”,像佛那样“大慈大悲”。达到了这个层次,“悲”就不再是苦。悲是苦的升华。被升华了的苦就不再是苦,而是一种巨大的快乐,是“大欢喜”。

    佛陀悟道后活了大约50年才去世,这50年,他始终保持着平和愉悦的心境,言行十分从容,这与他高尚的道德感密切相关。许又新教授说,所谓善有善报,只有从“为善过程中体验着道德快感”这一点来理解才是正确的。

    真心做事善事的人,真心去为别人着想的人,见义勇为的人,真正的爱国者……都能够从中体验到一种源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善报。

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人,因此从不怀疑。

    爱的奉献是快乐之源,道德快感是快乐的极至!

(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1861)
分享到: